第02號作品 貳零貳零 (2021)

在生命與瘟疫的遊戲中 人能贏得的也只有體驗與回憶  

卡謬《瘟疫》

新創作品牌「圓舞集」由藝術總監陳麗莉帶領,特別邀請王信允繼續為原創舞碼進行藝術構作與編導,同新秀編舞家辜婉玉與錢恩潔一同創作「圓舞集」的第 2 號作品《貳零貳零》,從臺灣疫情經驗與臺灣視角作為「想像的共同體」的感知結構,轉化現實大數據作為文化內容的養分,發展出屬於台灣敘事的肢體劇場。

真實的共同體:當代戰役與台灣敘事《貳零貳零》

#信任 #欺騙

#瘋狂 #孤單

#傳染 #隔離

#救贖 #守護

    如果說第一部作品《一八九五》企圖在創作中用身體成為歷史書寫的儀式,帶領地方重新找一條回家的記憶之路;那麼這次第二部作品《貳零貳零》則是在共感的肺炎疫情戰疫中,重新思索生命的脆弱與堅強、閉鎖與自由、生命與死亡,為共同經驗疫情戰爭的此世代創作一場註解。

    2020年,在《一八九五》創作的歷程中,引導了團隊確立了「戰爭三部曲」的中程創作規劃,開展了有別過往「台灣文學劇場」的系列性;第一部曲《一八九五》是對歷史的追尋,第二部曲《貳零貳零》則是意識到我們正在「歷史進行式」的位置,在「全球-臺灣」皆處於戰疫的情境下,將其臺灣經驗與臺灣視角作為「想像的共同體」的感知結構,搜編這一年來的戰/疫敘事作為文化內容;延續「戰爭三部曲」中的「守護」主題,開展四個概念子題與段落:(一)暗夜哨音(感染者):失憶與失聲;(二)恐懼失控(吹哨者):信任與恐慌、(三)無人之境(隔離者):孤單與瘋狂、(四)戰疫求生(救贖者):修復或死亡,四個子題相互串接為《貳零貳零》的戰疫敘事。《貳零貳零》舞碼,因為從與疫情的真實情感出發,所匯聚的各方專業也拜疫情之賜,除了與新秀編舞者辜婉玉、錢恩潔共創,也讓無法出國的舞者、技術新秀都有一起合作的機會,特別感謝黑鳥影音在錄像作品上的支援。一場無以名狀的戰役,強迫我們學會面對恐懼、孤獨和信任。

《貳零貳零》創作的主題因疫情而起,舞作也一度因疫情而中止了製作;跟著疫情而長出來的舞蹈劇場,我們也重新試著跟上「數位錄像」的思考,因而有了劇場版和錄像版的差異;在這次錄像作品中,透過一支手機,啟動了這段敘事,從音樂設計到細節的藝術構作,我們採取了2020年製作期間的各種日常大數據,因此你可以看到敘事的真實拼貼,可以聽見當代的混音創作,加入實驗音場與LED光源即時互動科技元素;而劇場版的呈現,除了結合即時投影技術,我們也將以觀眾「手機投票」方式,及時統計,於展演現場共同決定舞碼的敘事結局發展;在各幕次碎片中,在當代肢體演繹的交錯與辯證中,映照寫實衝撞與心靈圖景,開展這座共生島嶼的疫戰敘事;關於守護,沒有人是局外人。

重整秩序的時代開啟。在世界停止呼吸之時,我們仍相伴而行,尋求共生的可能。有陰影的地方,就有光,所有的決定,都是前進的方式。關於勇敢,關於救贖,關於守護。舞台上,錄像前,是我們的敘事,也許也是你的故事。

獻,島嶼 • 共生。

編 導

幕次舞譯
【Opening】 記憶失控  現實與夢境交疊,無以名狀的恐慌漫佈。生活空間被無形的資訊流和政治力切割,光明與黑暗日復一日的爭奪生與死。開啟了煙硝。
#強迫 #對話 #情緒 #批判 #辯證 #瘋狂
【第一幕】 暗夜哨音 (吹哨者)無以名狀的恐懼滿佈,未知覺,是因日常。資訊爆炸的時代,病毒,如粉塵漸次滲入,瀰漫,延伸。戰役的開端,是自己與自己的征戰,訴說與不說,真實與虛構,呼告與靜默。
#發聲 #禁言 #尋求 #真相 #憤怒 #質疑 #束縛 #選擇 #被訊息綁架  
【第二幕】 恐懼失控 (感染者)人與病毒的戰役,同時也是人與人的戰役,沒有人知道誰是加害人,沒有人願意當加害者,同時也沒有人願意是受害者。失聲與失意的人成化成機械的一部份,信任與不信任有如光與黑暗,同時並存,同時爭逐。什麼是病毒,那個隱形的傳染者是誰。當死亡成為數字,孤獨更顯真實,失控的不是這個世界,是每個尋找救贖的身體。
#言論 #自由 #信任 #貼標籤 #對抗 #協商 #人與人 #未知
【第三幕】 無人之境 (隔離者)  恐懼和孤獨充斥著戰場。隔離,隔起外面和內心的世界;隔離,隔起生與死,疾病與健康;隔離,信任與指責;隔離,輿論與真實;隔離,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隔離,究竟是外面的世界瘋狂了,還是自己才是瘋狂的人;隔離,無法被隔離的是渴望的擁抱。禁錮的身體,等待每個明天;無人之境,想念是唯一的真實。幻景中想念有了真實的溫度,靈魂跳出隔離的區塊,身體卻仍被禁錮在方格空間。等待時間。
#獨白 #禁閉  #寂寞 #想念 #擁抱 #沉睡
【第四幕】 戰疫求生 (救贖者)重整秩序的時代開啟。在世界停止呼吸之時,我們仍踽踽獨行,尋求共生的可能。有陰影的地方,就有光,所有的決定,都是勇敢前進的方式。關於守護。
#疫戰未歇 #思考 #新秩序 #共生 #選擇 #希望 #守護

ABOUT 貳零貳零 團隊

製作人/藝術總監:陳麗莉
編導/藝術構作:王信允
舞作顧問:詹佳惠 教授 (劇場版)
編 舞:辜婉玉 錢恩潔
舞 者: 林思綺 張仁穎 葉潔如 董安婕 廖承羿 廖玟淯 劉秉豪 饒惠珊 林千禔 (錄像版) 胡旬垣 (錄像版)
錄像版音樂執行:黃思豪 DJ-CORY
劇場版音樂設計:李宜蒼 翁士凡
服裝設計:DEROBE-SAWA
程式設計:韋長成
燈光設計:徐吉雄
燈光執行:楊文誠 林家樑 鄭慶宏 張淑慧 許立晨 許偉城(錄像) 許弘毅(錄像)
影像設計:羅予君
舞臺技術:電火科技照明有限公司
文宣設計:陳  灩
平面攝影/錄像統籌:李振群
錄像製作:黑鳥音像BlackBird Imagine Studio
錄像執行:林敏華 陳吟鳳 張孟杰
行政統籌:陳莉珊
行政執行:童翌婷
網路行銷:廖承羿
特別感謝:從家裡挖出舊報紙捐贈演出的朋友們 + 一起在錄像前和在劇場中與我們相會的你/妳們

ABOUT 圓 舞者

饒惠珊

 

ABOUT 圓 製作

陳麗莉

製作人 / 藝術總監

王信允

導演 / 藝術構作

辜婉玉

特聘編舞

錢恩潔

特聘編舞

蔡育澤

服裝設計

羅予君

影像設計

李振群

平面攝影/錄像統籌

韋長成

程式設計

黃思豪

錄像版音樂執行

徐吉雄

燈光設計

李宜蒼

音樂設計

翁士凡

音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