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 (2022)

再續:生命史的小寫敘事與1949彰化《幾何》

整項分數的過程中
如果把所有的異數
都囚禁在 (括弧)的裡面
那麼,公理
也被隔絕了
正如社會上的賢達
被關入鐵牢裡
真理也被摒棄了

曹開〈數學社會函數論〉

「台灣戰爭三部曲」創作計畫,在各方的支持下將邁向第三號作品的創作。爬梳歷史紋理,圓舞集回返歷史標誌1949年,除了探詢台灣戒嚴時期,自二二八到白色恐怖時期的在地敘事,同時回應了2022年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轉型正義報告的時間段線,符應以文化展演與社會對話的創作宗旨。

自2019年國片《返校》躍昇票房紅盤,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府對於人民的壓迫,造成種種扭曲的人性與社會現象,也再度喚起人們的關注。回首影視創作從《悲情城市》、《超級大國民》、《男朋友‧女朋友》到《返校》重述了台灣威權戒嚴時期下的種種社會寫實;而在舞作部分,1953年蔡瑞月早期作品《傀儡上陣》開啟的當代舞與白色恐怖時期敘事的對話,並開展一系列關於二二八的作品。1997年九月,雲門舞集於台北市首演的舞作《家族合唱》,同樣也試圖由家族人士的觀點訴說台灣不同族群的生活與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故事。以當代肢體語彙與觀點重新訴說這段「戰爭」成為本年度圓舞集在創作上的主軸規劃。

2022年,圓舞集企圖用當代觀點與田野敘事,準備開展另一波的當代詮釋;重新敘事關於這場「戰爭」,屬於彰化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敘事。在龐雜的資訊中,我們看見了一縷身影;曹開(1929—1997),彰化員林人。

1949 年曹開因被誣指涉入叛亂組織而被捕,約自1951年開始在獄中創作,一直到 1997年去世為止,共寫作約一千五百首新詩,他用「數學詩」的語法描述獄中生活、控訴政治的迫害到自身的生命哲理。

在舞作《一九四九》創作前,圓舞集先以《幾何》呈現本作為前行創作。曹開先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經歷白色恐怖的迫害而入獄十年,出獄後仍不斷受到情治單位的監控與干擾。我們企圖透過才曹開先生的生命史與詩文,轉譯白色恐怖以降的迫害敘事與受難者心中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而這也符應了本次製作對於重述戰爭與島嶼共生的核心命題。

本次創作,圓舞集再次聚焦歷史詮釋。這回,在曹開的詩中,我們以當代舞作為媒介,隨著舞者的腳步,穿透彼時代建築,穿越時空;當過往極權政權,換上名為民主的外衣,我們不得不嚴肅思索如何面對歷史工程。邀請您與我們透過聲景和肢體,在光與影裡,複印白色恐怖時期裡曹開先生的歷史記憶與生命片段;再次以肢體,作為一種儀式,為禁錮的靈魂,註解。記憶,是轉型正義工程的起點。

編 導

ABOUT 幾何 團隊

藝術總監:陳麗莉
編導/藝術構作:王信允
詩 作:曹 開
編 舞:趙孝菁
舞 者: 陳利嘉 廖承羿 廖玟淯 劉秉豪 饒惠珊
行政統籌:陳莉珊
行政執行:童翌婷
聲演感謝:黃玉枝 女士

舞者 陳利嘉

 

舞者 廖承羿

 

舞者 廖玟淯

 

舞者 劉秉豪

 

舞者 饒惠珊